11月15日2時35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抓總研制的風云三號D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升空。科技日報記者了解到,作為“老番號”中的新成員,該衛星增添了不少新本領,不僅能穿云透霧,還能觀測極光。它將使我國天氣預報的精確度和時效性得到進一步提升。
風云三號D星多種有效載荷進行了升級換代,滿足氣象領域大氣探測精度、溫室氣體監測能力、空間環境綜合探測能力三方面不斷增長的新需求
?
中分辨率光譜成像儀高精度250米分裂窗為世界首例,高光譜溫室氣體監測儀在相同譜段信噪比比日本的溫室氣體觀測衛星要高一倍,廣角極光成像儀和電離層光度計均是我國首次研制……一連串的“首次”傳遞了D星“出身”的不平凡。
風云三號D星交付使用后,將與在軌的風云三號A星、B星、C星組網觀測,各衛星功能互補,使全球數值天氣預報的更新時效從6小時提高到4小時。
專家表示,風云三號D星將進一步加強對大氣定量探測和氣候變化監測,通過測量大氣在不同光譜通道的輻射值,定量反演得到大氣溫、濕度的三維分布,為數值天氣預報提供基礎數據,觀測結果可用于全球的氣候變化監測和評估。
同時,D星還能對氣溶膠和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進行更有效的監測,將為全球碳循環研究提供重要數據,增強我國在全球碳排放等問題上的話語權。
目前風云三號衛星的產品已達60余個,其全球探測數據已成功應用于臺風、暴雨強對流、大霧、沙塵、臭氧監測等方面,同時還定期發布熱帶氣旋監測報告、暴雨和強對流監測報告、沙塵監測報告、大霧監測報告、全球天氣監測報告等,向社會媒體和各類專業組織及團體提供實時有效的氣象監測和服務信息。